今年的六月,第一次聽見了歐里桑的演說,訓誡了少年人應該要多讀書。看完了史明口述史,再讀起當時在講座中所拿到的這份「台灣民族主義」文宣,格外有感覺。 以下,為文宣全文: 《台灣民族主義》 台灣民族主義是台灣史的產物, 身為台灣人,咱應了解 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台灣民族主義 , 是唯一能救台灣人子子孫孫永世出頭天,幸福永世安居樂業在台灣的意識價值概念。 台灣民族主義 是台灣人共同力行遵守的信念。 台灣民族主義 , 是台灣人大團結的一枝旗幟,促使台灣成為真正有公義的獨立國家。 請細讀祖先們嘔心瀝血所留下的台灣民族主義的初步概念。 ↓ ↓ ↓ ↓ 「台灣民族主義」─史明 (一)認識台灣史的四大焦點 (1)殖民地社會 (2)本地反唐山, 出頭天做主人 的志氣 (3)唐山人回中國,本地人成為台灣人 (4)台灣民族凝結,台灣民族主義崛起 台灣四百年有史以來,物質方面的社會建設真發展,移民、開拓、資本主義化、近代化等非常進步,結果,到一九三0年代初,台灣在亞洲,已是次於日本的近代工業化地區。 不過,台灣在這四百年中,一貫是受外來侵略者的殖民統治,自己攏無做過主人,所以台灣長久以來都屬「殖民地社會」,這點就是台灣歷史的 焦點之一 。 (什麼叫做殖民地社會?外來侵略者武力侵佔他人的領土、霸佔土地、統治剝削甲掠奪當地人,就是殖民統治。) 因為這樣,所以台灣代代祖先攏起來做反對外來侵略者的殖民統治。 荷蘭統治時代,郭懷一漢人移民、原住民等攏起來做「反紅毛蕃仔」的反抗鬥爭。 滿清時代的殖民統治台灣很特殊,滿清政府派遣漢人的做官、做兵、大地主等來管台灣,這些漢人統治(三、六年就調換回中國),卻繼承荷蘭時代的殖民體制來管被統治漢人的開拓農民,而且這些漢人統治者比在中國大陸時代都更苛刻,更無人道,雖然雙方攏是漢人,但在台灣卻分裂為「本地人」甲「唐山人」的兩個陣營,因此在二百餘年間,本地農民大眾朱一貴、林爽文等連續的起來做了「本地反唐山」、「三年小反五年大亂」的抗爭。如此雙方冤冤相報的做了激烈的武裝鬥爭的結果,被壓迫的本地人陣營遂產生了「 本地人要出頭天做主人 」的這種宿願甲志氣。這就是台灣的歷史 焦點之二 。本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