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8的文章

不上班才是贏家

低薪的年代 打工仔與正職者薪水不相上下 工作內容卻天差地遠 寧願當個照時間算的打工仔 也不要當責任制吃到飽的正職人員 我自己放特休 想出國就出國 想工作就工作 正職這個工作型態或許也是不合時宜了 隨時需要把人丟掉的季節性工作 雇主們總需要一個不誤正業的勞力來隨時配合 當他們遇見一個終生不任正職的戰鬥力之後 臉上的笑容總掩藏不住 就像是在禁止塑膠吸管之後 發現還有一種吸管用了不會被罰錢 用完又可以直接丟這麼方便 我了解你們的喜悅 但這支吸管的價格是很高昂的,謝謝 Casual job, casual life.

沒賺錢才會鑽研省錢

圖片
大前提:時間跟麻煩換來省錢 不領千元鈔,只領需要用到的百元鈔。 珍惜食物,依照自己的食量點餐。 隨手帶水瓶,避免口渴了需要買飲料喝。 一公里內的距離只走路或騎腳踏車,順便愛地球。 有興趣的書先到圖書館借閱,有需要再到舊書店找。 手機改用預付卡,兩個月儲值一次$170,網路習慣依賴wifi,行動流量1GB絕對足夠。 最後,有效率的記帳。 mac內建的記帳表格就很好用了 消費習慣:需要的東西才購入 花錢之前想三次 每天必刷PTT省錢板 生鮮食物一次最多只買三天份 定期整理日常物品,歸納出:需丟棄、可再利用、常用等三大類,以倉儲的概念來管理自己的進貨及銷貨。大腦記憶或筆記目前所擁有的日常用品存量,避免出現衝動型消費。(食物亦同樣概念管理) 購買過的衣物包包等列出清單,包含:品項、數量、年度日期、金額,定期檢視是否重複購買同樣商品,或是過度頻繁消費。 安排該年度慾望清單,以非日常用品為主,如球鞋、3C產品、眼鏡等,清單內容包含:品項、預算(建議先詢價)、購買的月份,貼在牆上以便隨時考慮。因為所有想買的東西都放在一起,會產生出比較性,進而再決定確實需要購入的物品,以及思考預算是否充足。 行動支付興起,優惠多多,因每個月優惠不同,需定期上網比較。目前使用:一卡通、悠遊卡、街口、FAMI PAY、 LINE PAY、APPLE PAY、I-CASH、橘子支付。 飲食:愛用好市多 早晨咖啡自己泡 咖啡豆到好市多買兩磅裝,約$400左右,每天喝大約可以喝兩個月左右。 自己做早餐 早餐是三餐當中食材成本最低的一餐,如果能自己準備的話,可以省下很多個五十元銅板。因為平時一直在家,所以有空做些麵包,或是美式早餐。而如果早上趕著出門的話,有一些很懶人的早餐準備方法: 好市多貝果、饅頭、義美全麥土司搭配起司、煎蛋、抹醬。 隔夜燕麥粥:燕麥片+豆漿+黑糖+冷凍莓果,放入冰箱隔夜即可食。 泡一大壺冷泡茶 嘴巴想要有些味道時,冰箱隨時準備好一壺冷泡茶,就不會出門買飲料了。就算是生長在台灣南國依然可以省下大筆飲料錢。 義美門市晚間七點過後麵包類7折 推薦法國麵包$50,巧遇打折時段優惠價僅$35。 環保行動的堅持 我有一些環保的堅持:如果要買飲料而沒帶環保杯,就不喝了;...

2017秋關西隨性散步雜談

圖片
在台灣的服務業工作實在太悶了,內心極度厭世,想找個可以一直走路、天氣又適宜的地方,就這麼隨意買了日本來回票(酷航 KHH t⇌ KIX,$5463),咻咻咻飛去 關西五天 。 飛出去的前幾天才在 hostelworld.com 找尋便宜的backpackers,最便宜的一晚才¥1200,在大阪天王寺動物園旁邊;最貴的一晚¥1900,在京都二条城旁,四晚的住宿費只花了¥5790。 #在台灣真的住一晚普通的民宿就沒了🤪 這是人生中第一次去日本,由於心理預估日本消費較高,沒設限這次會花多少錢,但結算下來只花了台幣一萬,我自己都覺得好棒棒。這一趟除了再一次達成我摳門不花錢一卡背包散步旅行,比較多的收獲是真正觀察到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以及日本式的太有禮貌規矩。 #對我來說算是有點too much,但他們從小到大就這麼長大 抵達關西機場入關時,機場很貼心地安排許多外籍人士用英文招呼著各國旅客排隊。日本人真的很懂得交給專業的來,自己國家英文不行,就找外國人來顧國家門面。填寫完入境卡,接著排入拍照壓指紋的隊伍,在櫃檯的超強歐巴桑日韓英中四種語言伸縮自如切換,打從心底佩服她。同時也觀察到櫃檯歐巴桑對於中國大媽們相當沒有耐心,只對他們使用命令句,沒有任何的問候寒暄。 #這也是剛好而已啦說太多他們也聽不進去 通過了海關,出境之後,接觸到的日本人英語口說能力開始隨著距離等比下降,天啊!我還在機場耶! 本來在網路上已經找好了一張 大阪⇌京都的電車兩日票 ,只要¥1000,在大阪的旅客中心及關西機場的窗口可以買得到。但是我找錯窗口了,跑到南海鐵路的售票口找大叔買,大叔聽得懂英文,但是只負責賣機場到市區或京都的車票,不負責販售這種特殊型的旅遊票。本來想說可以到別的窗口就可以買到,問大叔該去哪裡排隊買,但大叔只回了我 "I don't know." 就揮手把我打發走了。後來了解了日本人的工作方式,他們相當了解自己的任務範圍,但超出這個範圍,他們無能為力,所以會告訴對方”我不知道“。 但這件事讓我也是有感而發呀。 前陣子在股東會紀念品處當小小工讀生,主管交辦的事務真的只有發放該司紀念品,但接觸的客人總是問我超級專業的股務問題,跟對方告知不清楚或不知道,客戶還是一樣盧小小問了我十次,但我就是不知道,還會對我生氣說怎麼只會說不知道。為什麼...

螢光色

婦人:我都拿螢光色的那幾條當毛巾擦臉捏,不像你拿來當抹布 女:那螢光劑這麼多你還拿來擦臉! 婦人:那個有螢光劑嗎?我不知道 女:它都螢光色了怎麼會沒有螢光劑 婦人:哎唷,對吼,我怎麼沒有聯想到! 女:你以前做針車女工的時候沒看過隔壁怎麼染布的嗎? 婦人:你哪知道我們工廠隔壁是什麼 女:就是知道 婦人:我隔壁的是紡紗廠 女:紡完紗是不用染的嗎? 婦人:......

絕望勞動

這一代的年輕勞工根本是懷著絕望的心情在勞動 過去戰爭嬰兒潮的那一大批勞工 年輕勞動時對未來充滿希望 殷殷期盼自己能儘快退休領到退休金 勞動結果也替自己累積了不少財富 財富投入了股票房地產市場 產業停止成長流動創新 空蕩蕩的產業 空蕩蕩的就業市場 這一代的年輕勞工口袋空空 委曲求全工作領著微薄的薪資 在這短少的薪資中還會提撥到隨時會被領光接連就破產的退休基金 繳退休金跟繳功德金是一樣的概念 到底為什麼要替這些當初根本沒有為未來設想只在乎自身利益的老人繳退休金啊?